用砚雕艺术展现生活的真淳朴美

2019年12月27日 15:22

用砚雕艺术展现生活的真淳朴美

 

钟子建

 

 要:艺术是生活的反映,砚雕艺术是其中的一种样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铭刻历史,见证社会进步。创作者应该立足于生活,善于以美的眼光,挖掘并展示生活的大美,坚持从生活中获取素材,创作出更多贴近生活、充满浓郁生活气息、真实反映真淳朴美社会生活的砚雕佳作。

关键词:艺术作品  创作源泉  生活气息  和谐社会  

 

作为中国“四大名砚”之首的端砚,自唐代武德年间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端砚雕刻艺术早已成为了中华民族向世人展示人民群众智慧和民族技艺特色的重要艺术形式,记录历史,讴歌时代,反映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她与任何艺术形式一样,都是创作者对于社会生活的能动反映和艺术创造的产物,与社会生活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从本质上反映了社会生活的本源和面貌。本文拟就通过砚雕艺术展现生活的大美,反映生活的本源,作一些粗浅的分析,以就教于方家。

一、砚雕艺术是反映生活的重要载体

马克思主义认为,生活是艺术的本源,随着实践的不断深入,人们对社会的认识也会不断加深。社会生活是艺术创作的源泉和基础,如果离开了生活,那么任何艺术作品都只能是“无源之水”和“无本之木”。事实上,不管是什么形式的艺术作品,其主题思想、艺术样式、诗情画意、哀怨情愁等所要表达的思想内涵,从一定程度上都体现出创作者的人生阅历和生活实践经验,是其社会生活和艺术创作的结晶,同时也体现了创作者在一定社会生活中的的艺术思想和追求,体现出人们的梦想、情感以及审美理想。任何艺术作品都应是生活本源的体现。因此,创作者在进行艺术创作的时候,不仅需要从社会生活中汲取创作的素材和灵感,而且还要对社会生活作出恰当的判断和评价,将社会生活对创作者最真切的影响和感受,以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去表达,反映生活气息,诠释艺术特色,倾诉内心感情,构建和谐社会。

端砚雕刻技艺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变迁,尽管时代变化,社会发展,但她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融雕刻、文学、绘画、篆刻、历史等众多学科于一体,可以说集中华传统艺术大成于一身,并没有随着历史的变迁而消逝,反而光华迸发,风采照人,其关键的因素是她成为了记录和铭刻历史以及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虽然雕刻手法不同,表现手法多样,但砚雕技艺记录社会生活的本质,从不同的角度描绘生活,展现出不同时期社会生活真善美的本质特点没有丝毫改变。社会生活为砚雕创作提供并拓展了广阔无垠的天地。“梅兰菊竹福禄寿,龙飞凤舞月当头。年年有鱼花盛开,云飘鸟鸣山水秀”。这些在砚雕艺术中常见的创作素材,无不是作者深入生活,透彻把握创作题材而精心挖掘出来的。试想,如果没有了现实生活,创作者失去了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这些优秀的创作题材和瑰丽多姿的砚雕艺术品能否可以与世人见面?能否为广大人民群众送上丰富的精神食粮?因此,真诚地坚持以发现美的眼光投入生活,从现实生活中发现美、反映美,表达生活的美好,会使我们创作出更多思想深刻、题材新颖、形式多样的砚雕艺术珍品,不断丰富中华砚文化的艺术宝库。
    二、社会生活在砚雕艺术中的体现

社会是艺术的基础,艺术是社会的再现。绘画、雕塑、建筑、文学、舞蹈、音乐、戏剧、电影等多种艺术,都以不同的特点和方式,体现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从不同的角度加深了人们对生活的理解,创作者的艺术诉求在作品中得以表达和演绎。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国家。追求幸福,崇善尚美,向往美好,祈求如意,渴望吉祥是千百年来人们的永恒追求,也是我们砚雕艺术要表现和反映的重要内容。从古至今,仔细品鉴每一方优秀的砚雕佳作,其精湛的构图、设计和雕刻,无不反映了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而对各种吉祥图案的精心创作,在砚雕作品中更是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美好情感和追求的真实反映。这些题材是人们生活中的重要内容,让人倍感亲切和温馨。

砚雕作品中大量造型精美的吉祥图案,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最具有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特色。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在认识大自然以及在与大自然的抗争中,逐渐形成了以此寄托祈福求吉的心愿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其中包括了自然观念、宗教观念以及生活道德观念的表达和体现。在包括砚雕作品在内的诸多艺术品中,人们把自然现象人格化、理想化,使天人关系成为伦理和审美等的精妙演绎,同时运用寓意、谐音、象征等表现手法,呈现出“天人合一”的思想观念和主客同归的美好意境。这在砚雕作品中多有体现。事实上,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会不断加深对艺术的理解,增加对砚雕艺术作品的感悟。多种不同造型方式上的砚雕作品,都充分体现了中国语言、文字与图画同源,相通相融、相辅相承的特征。人们在砚雕创作中,围绕以象寓意、以意构象来造型,托物喻志,借物言理,采用寓意象征性的图形表达某种抽象思想,表达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情感。这种风格各异、题材多样的砚雕作品并不鲜见。如体现“福”这一核心思想的砚雕作品,其常用的吉祥图案就有“百福图”,“五福和合”、“五福捧寿”、“福寿如意”、“福在眼前”、“祝福”等,而“福”的图形标志就是蝙蝠、佛手、寿星、龙凤等等。而艺术作品中出现的松树、柏树、仙鹤、龟、万年青、寿字、寿星、桃子、等则成为了人们追求长寿、安康和祥瑞的标志,寓含着人们的殷切期盼和美好愿景。可以说,从古至今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一脉相承,我们的生活是美好的。这就需要我们在生活中主动去发现,去挖掘,去感受生活的美好,热爱社会,亲近社会,生活美好的情景会使人惬意和怡然自乐,大大促进砚雕创作的进行。

三、砚雕艺术对真淳朴美生活的探索

20多年的端砚创作中,本人坚持用手中的刻刀进行创作,表现砚雕艺术的特色,反映社会生活的真实面貌,在深入体悟生活的过程中,不断加深认识和把握事物的本质属性,从生活中取素材,在雕工上塑神韵,在感悟中获创意,不断完善从生活真实到艺术升华的提炼过程,以砚雕艺术真实的把事物的本质准确、客观、形象、生动地还原出来,把握时代脉搏,展现现代社会生活的真、善、美,讴歌人生,启发心智,引发共鸣,对现代社会真淳朴美的生活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研究,展现了别具一格的砚雕艺术特色,同时也愈发加深了本人对砚雕艺术以及生活内涵的理解,进一步坚定了个人的理想信念和艺术追求

2013年12月,由中国文房四宝协会、肇庆市端砚协会共同主办的肇庆市第三届端砚文化节“2013年金奖端砚评选”中,主办方从石材、文化创意、雕工、造型等四个方面进行综合评选,本人创作的“人间有味是清欢砚”获得总评最高分。该砚以古代乡村田园生活为题材,充分根据石材的形状去设计构思和雕刻,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审美力量,雕工十分细腻,图案传神,布局合理,是悠然自得、怡然自乐的美好田园生活的真实写照。亚在地区手工艺大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黎铿对作品给予了高度评价:“在传统上赋予出了新意,借古喻今,表现现时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体现了作者热爱社会生活的真挚情感”。这方作品是本人对美好社会生活的讴歌和赞颂。如“春满人间砚”, 蕉叶白、火捺、天青、青花、玫瑰紫等多种优异石品于一体。在获得该砚材时,我就反复比较,多方衡量,以确立创作主题。当时就以砚堂中的象形石品设计为仙女,婀娜多姿,楚楚动人,有较强的动感和美感,人物设计打破了边框的局限,扩大了空间感,显得天仙高在天上,居高临下,为散花的飞落留下了空间。作品以浅雕的手法进行雕刻,刀法自然流畅,远、近景相兼,奔放飘逸,生动传神,象征把吉祥与幸福带给人间,表现了在国强民富的现代中国,人民群众的生活和谐幸福,国泰民安,社会一派祥和欢乐的清平美好景象。而“天伦之乐砚”则是利用数粒天然石眼设计成一群雏母鸡的眼睛,雕刻出母鸡形象稳健悠然,雏鸡活泼可爱,顾盼呼应和睦相处的意境,自然和谐,亲情无限,充满了祥和欢乐的气氛,表现出人们向往欣欣向荣、美好幸福生活的愿望。这是一幅在农村人家屋檐下、村道边、草堆旁常见的生活图景,主体形象鲜明,意象气息清新,有浓郁丰富的生活韵味,别出心裁,富有艺术感染力。这些作品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构图简洁,形象逼真,寓含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和艺术情趣,唤起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追求,得到了业界行家的广泛好评。

宋代诗人杜耒在其名诗《寒夜》中写道“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清人袁枚认为:“夕阳芳草寻常物,解用都为绝妙词”。的确如此,置身于生活的广阔沃土上,将现实生活以艺术化的形式进行表达,就会有不同的艺术效果。上述的砚雕作品都是取材于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场景,不高深却感亲切,常接近尤显自然。透过不同风格的构图设计和精心雕刻,体现出一种别致的风味。事实上,这些作品就是个人在平时工作和生活中,留心观察、认真分析、深入思考而形成的,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假如缺乏了在生活中历炼和实践,就难以创作出来。所以,生活是艺术之母,是创作之基。我们在创作中应该谨守这样的一种理念,并积极去实践、探索和创新。

端砚艺术演绎千古而生机无限,社会生活凝炼深刻而引人追求。丰富多彩的端砚雕刻技艺是中华文化百花园中的一朵绚丽奇葩。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早已为我们每一个砚雕艺术者铺就了一幅色彩秀丽的创作画卷。拿起我们手中的刻刀,立足社会生活,探求砚艺真谛,演绎真淳朴美,传递人间真情,更多优秀的端砚艺术珍品会不断涌现,会为广大人民群众送上更多优秀的精神和文化食粮,为伟大“中国梦”的传播和实现,增添亮丽夺目的艺术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