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 >> 论文 >>

对端艺哲理性及其实践的思考(作者:陈大同)

对端艺哲理性及其实践的思考

陈大同

(2010年10月24日)

 

摘要:依据中国古代对艺术和美的哲学审视所得的认识和分析,举例分析说明前代砚艺哲理性的显示,并论列艺术哲学和美学两者相生相通,然后研拟出当代砚艺术提振哲理性的4条途径。

关键词:哲理性;美感;审美;提振。

砚台艺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曾经肩负着高尚的使命,积淀了丰富的文明成果,成为文献、文学、艺术等多方面分量厚重的一部分遗产。但是人们给予的对待一直偏于收藏、鉴赏层面,还没有构建清晰的、有序的基础理论。因而关于它的哲学和美学两方面的成分、性质、价值、因素的论列,尽管有着为数可观的实例记载,但是大多数属于经验思维,属于意识层面的显现。而这许多丰富的实例又处在分散、个别状态,以格言、要言的方式表达,缺乏统一的、严整的论说。尽管如此,经过梳理,仍然可以从中寻绎出哲理和审美经验。为此本题提出粗浅的思考。

一、中国历史上对艺术和美的哲学审视

砚台是艺术的一个门类。按照中国传统的艺术观,凡是形象的出现都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显示。《周易•系辞上》说:“是故易者,象也;象也者,像也。”其中的“象”指用卦、爻等符号表示的象征;“像”指形象,即万物的具体形貌、图像。可见在中国原初的自然观、世界观之中,凡是形象都纳入哲理范畴。而从中国传统的审美意识来说,美与真、善、象、意、言、理、法等概念又相互联系。《庄子•知北游》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就是称说客观世界全部的美,都与万事万物的规律、法则相沟通。尽管天地、万物、四时没有言说、议论,但人类中掌握天地、万物、四时的根本规律、法则的神圣哲人可以用人类的语言、文字两者表示出来。中国哲学史上关于艺术和美学与哲学范畴之间的相互关系在魏晋时期已经逐步明确,唐宋以后在艺术领域的绘画、书法等方面陆续总结、研究出众多的观点和理论。建国后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开始,学术界对中国画的传统、特征开展了研究、讨论。到近二、三十年,关于中国画的特征、绘画观、审美意识和审美趣味等论题,已梳理出“促使中国绘画艺术长期发展的基础思想,可以说就是中国画的灵魂,其中最核心的范畴就是‘形与神’、‘意与象’、‘气与韵’、‘理与法’。”【1】

砚艺尽管与中国画有别,但它毕竟属于工艺美术,砚石本身和经过雕刻之后出现的物象、图画或画面,在特征、艺术表现和艺术处理上与中国画相近。因而中国画的基本思想,值得砚艺参照。

但是,在近一、二十年开展的砚文化的著述和研讨中,难见有关于哲理性的论题。实际上在砚史中,唐以后的各个时期,都涌现出显示哲理性的砚品。当中不乏哲理深刻、发人深省的警策言论。现在借研讨会举行的机会,试作粗浅的述论。

二、前代砚艺哲理性的具体显示

因应砚体的不同,显示的途径、方式和具体的哲理也不相同,现在只能混同空间时间的区划,作简单的分类。

(一) 泛称的砚所显示

这里指不作任何区分的砚的整体;指历史早期除了功能部位以外,不加雕刻、装饰的实用型观台。所显示的哲理一般通过对砚的功能、使命、伟力的钦敬、尊崇,宣达哲学意识。汉魏时期著录、相传是周初吕尚即姜太公撰的《太公金匮•砚之书》说:“石墨相著而黑,邪心谗口,无得污白。”申明砚台供墨研磨以调制墨汁,用来书写文字,传播文明和文化,但绝不容许邪恶的居心、谗谄的言论利用来污损世间的清白、纯洁的事件。指出黑白必须分明,黑可以消白,但是该黑的应黑,该白的应白,不允许由不当的黑消白。这一原初性的普遍哲理,宣示了天人即大自然与人类社会会通的智慧启迪,具有普世的价值。进而到魏晋时期,就砚台而宣示的哲理开始具体化,更多地回归砚所负载的庄严厚重的文化使命,凸显政治和人伦哲理。晋傅玄的《砚赋》:“设上下之剖判,配法象乎二仪。木贵其能软,石美其润坚。加采漆之胶固,含沖德之清玄。”宣示砚的石质以“润坚”为美,由此得以使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种种清正的德性和清纯的原理,都以砚中散发、传输。因应砚体上没有明显的着眼焦点,而作有关哲理的随意表达的方式,延续到清代而不废。肇庆阅江楼内陈列的方长方形平板砚,盒外有题铭4句:“无池之砚,墨知其性,识通物妙,万象随生。”题主署彭泰来。这位清后期享有令誉的肇庆市鼎湖区出生的学者,就砚台中工艺最简单的平板而抒发哲理。说尽

管简单到连砚池也没有,但是墨深知它的品性,能够以卓识沟通物品的奥妙机理,仍然通过墨汁的作用,种种文化符号、艺术形象从而生发出来。“识通物妙,万象随生”这一哲理相当隽久。

(二)砚的天然品质所显示

包括砚石的花纹、图像、形状、色泽、性状等等所呈现的美感,经过人们的思考后,得出的哲理感知和认知。

1、肇庆市阅江楼内陈列的一个方形平板砚上镌铭:“由损得益,可以学易。”这个方形砚,尽管外形方正,砚面大致上保持平直,但是毕竟经过雕削,原石板有所损耗,于是凸显了“损”和“益”的意蕴。恰巧《周易》的第41、42两卦是《损》和《益》。《损》的爻象是兑下艮上,其《彖》说:“损,损下益上,其道上行。”《益》的爻象是震下巽上,其《彖》说:“益,损上益下,民说无疆。自上下下,其道大光。”两卦都有损有益,都由损得益,只是受体不同而已。明白了损与益相互转化的道理,从而打通了进入学易课堂的道路,并且提升了品味砚艺的境界。

2、肇庆市阅江楼内陈列的梧桐凤凰砚,上刻清代僧人惠儒的题铭:“紫石为奇砚,无痕妙处多,烦君收拾取,免被别人磨。”紫石作砚属于端砚的通式,有着优质名产的属性,但不一定每一个体都称得上是奇砚,之所以视为奇砚,除了因为有着凤凰栖梧桐这个详瑞事体之外,还因为有着“无痕”和“妙处多”,以及“磨”。这方砚通体完整,确实没有裂痕,这本来是平常事,一般不会作提示。之所以加意提示,佛教有“妙”和“磨”的概念,也有“恨”的概念而没有“痕”的术语。为了使“妙”、“磨”、“恨”连结成文,于是把“恨”异化成“痕”。在佛教语境中,“恨”是结怨、烦恼的精神作用所致,“结恨者,不能容忍,恒热恼也。”因而人们应该无限。“妙”是梵语的意译,意思是无比,不可思议。妙处就是微妙的旨趣。磨在佛教词汇中作“磨灭”,磨也就处在灭的过程中,“免被别人磨”,也就是避免被磨灭。这3个字眼连结起来,就构成了完整的佛教哲理,从而在砚的自然属性原有的意象之上,叠加了一层佛教哲理。

(三)经过加工、雕饰的观艺品所显示  这类砚品具有比以上两类较为优越的条件。一是石材的质地较好,由于经过挑选,优良的甚至顶尖品级的石材,特别是那些具有天然的、珍稀的石品、花纹、性状、形象的石材,都加以精心设计,精雕细刻。二是经过艺术设计和雕饰后,两种审美因素、哲理因素叠加,资源自然更为丰富。历代涌现许多向往真、善、美,宣示湛深的哲理,启迪智慧,助推文明进步的精湛砚艺佳品。仅举几例以见一斑。

1、梅雀砚,肇庆市阅江楼陈列品,上雕梅树和停在枝上的雀,雀闭咀平身,这个雀可能是鹊,它以喜鸣出名,何来认为它的欢唱是在报喜。梅鹊又是中国艺术品上的惯用图象。题铭:“砚以静方寿,诗乃心之声。”古代认定文房四宝中砚最长寿,以世计,其他三宝远远比不上。这是事实,但得以长寿的真正原因显然并非因为静。世界上的非生物,在宏观上大都处于相对静止状态。铭中的“静”理应另有所指,是说梅枝上的雀这时处在安静状态,并没有鸣叫,如果真是鹊,那闭咀不鸣更有寓意。从而在视觉上,砚体与鸟雀皆安静;在听觉上,梅上雀也收了声,静默下来。从而境界静谧恬然。《礼记•大学》说:“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唐孔颖达《正义》说:“虑而后能得者,既能思虑,然后于事得宜也。”这里的“方寿”,与“诗乃心之声”对照理解,理应就是“于事得宜”的结果。这种哲理对人格的培养实在重要。

2、白学斋砚(暂用名)  同是肇庆市阅江楼陈列品。端溪老坑大西洞石材,色青苍而微带紫蓝,有鱼脑冻、火捺、银线等花纹、石品、物象。雕工精细。罕见的是砚背雕成一幅画面,上方偏右绘祥云托日,偏左瀑布直泻,祥云之下似是灵鹤从扶桑树飞向劲松。松荫间绘一个老者神采奕奕,右手斜指前方,面前有一个少年屈膝挺身,右手摊掌擎起一个宝物,面向偏右,作微笑状,神态活泼,与老者严肃庄重对比鲜明。砚身上不刻文字,但紫檀盒饭上正中刻金文“宋公作,曼中(仲)宝用尊彝。”右上款为楷书“宋曼仲尊彝文”,左下款为楷书“白学斋珍藏”。“白学斋”是曹溶(1613~1685)的书斋。他字秋岳,一字诘躬,号倦圃,别号金陀老圃、白学先生。清顺治十三年任广东右布政使,期间研究端砚,著有《砚录》和其他书籍多种。宋公指春秋战国时期宋国的君主。“作”表示制作。按照周朝的制度,包括尊彝、鼎等在内的铜质礼器只有王室、贵族才有资格设作坊制作。其他人只能通过赏赐、赠送才得以拥有。“宝用”是铜器铭文的惯用语,示意必须真正作为传家宝物来使用。盒面这些题款,与砚背的画面呼应,可以寻绎出“曼中宝用尊彝”就是题面意蕴的标示。老者抬手指引,少年擎宝受训,“子子孙孙永保用之”的谆谆告诫,正阳祥云护卫、灵鹤苍松荫庇,一派悠悠期盼,祥和永续的灵动氛围。砚与盒、画与文、古时与眼前,互为对照,交相叠合,烘托主体,强化附盖,浑然形成一个意象丰满、哲理厚重的砚艺造形。

三、砚艺哲理性与美感

根据中国传统美学专著的论定,“美学范畴与艺术范畴往往是相通的”;“艺术哲学与美学是十分相近的两门相关学科”;“二者的关系是一种内切圆和外切圆的关系,即艺术哲学内切手美学。”从使用的范畴来说,“形”、“象”、“气”、“韵”、“意”、“妙”、“虚”、“静”等等,两者同作术语。尽管涵义有所分别,但是两者相生相通的机理是普遍的。就砚艺来说,哲理与美感同存一体的现象相当普遍。例如上述白学斋砚背的画面,天象、地景、翔鸟、飘云、老少授受,古朴之中略带繁褥,境界灵动而祥和。宝用尊彝的点题,为全画显示意象丰满的厚重哲理。又如梅雀砚中,安静的状态由鸟姿的不动显象,平静的鸟象粘连砚台的安稳,从而得出生命哲理“方寿”的愿景。

四、当代砚艺提振哲理性的途径

尽管哲理性已被认定是中国画和相近的中国传统艺术的主轴,但是在当代的砚艺领域,哲理性的观念淡薄。观台精品除了本身的美术语言、美术符号作显示之外,少有用文字表达的作品、话语、符号作配合,加以显示哲理性的更为少见。这种状态与科学地传承优良传统,提高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的召唤不相适应。为了使砚业沿着科学发展的轨道稳步前进,有必要提振砚艺的哲理性,开拓有效通达的途径。

(一)在载体上,恢复传统的配套文字话语,包括铭、记、题、书、署款、诗歌、文辞,等等。显现、提示、阐释、议论、吟咏其中的哲理和美感、审美经验。近来已经陆续出现加上铭题的砚品,显出别开生面,别种生色。可以吸引具有哲学、美学、文学等方面专长造谐的专家、学者参与,合力发掘,开拓进取。

(二)在理论上,制订美学和砚艺哲学的研究规划,研究机构订出课题开展研究。

(三)在教育上,把砚艺哲理列入砚艺设计、制作、学习、研修的内容,采取切实有效的办法,组织专业人员学习、进修。

(四)在实务上,砚品的选拔、评比、推介重视哲理性和美感的考量,把两者列为考评条件。

五、结语

前代砚艺中蕴含并且经过显示的睿智、湛深的哲理,与设计、雕刻、装饰、图象、画面融合成为统一的砚台艺术品,是深具中国特质、特色的工艺美术品,其中的哲理性显示长期缺位,势必影响到优良传统传承的全面性,因而砚艺重构,提振哲理性显得必需而迫切。但是面临的客观环境又比较复杂,面对的美学和艺术哲学本身就是深奥的学问,加上中国传统的美学体系、艺术哲学体系繁复,语词艰深,理解困难,也必须清醒地正视。砚业界经过三十年的发展,已经打下基础,积蓄了力量,积累了经验,具备进一步发展的条件。只要遵循科学发展观的指引,实事求是,量力而行,分清长远目标,中期要求,短期任务,分步争取,开拓进取的目的总能实现。

 

参考文献

[1]张启亚,中国画的灵魂[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4:25。

[2](唐)徐坚,等,初学记[M],北京:中华书局,1979:519。

[3]曹利华,中华传统美学体系探微[M],修订本,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9:253

 

参考书目:

1、周易正义,《十三经注疏》本,中华书局,1979年。

2、礼记正义,《十三经注疏》本,中华书,1979年。

3、老子道德经注校释。王弼注,楼宇烈校释,中华书局,2008年。

4、王先谦:庄子集解,《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1978年。

5、刘永济:文心雕龙校释。中华书局,2007年。

6、张少集:文赋集释。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

7、(唐)张彦远:历远名画记。于安澜编《画史从书》第一册,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8、彭富春著:哲学美学导论。人民出版社,2005年。

9、(日)笠原仲二著:古代中国人的美意识。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

10、蔡鸿茹著:中华古砚100讲。百花文艺出版社,2007年。

11、张立华等主编、孙建编著:纪晓岚的老师们纪晓岚砚铭详注。中国出版集团现代教育出版社,2010年9月。

 

                                       (作者是原西江大学副教授、肇庆市炎黄文化研究会理事)

                                                            肇庆市炎黄文化研究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