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 >> 教材 >>

乡土教材--端砚 端州区中学生实践指导学习材料 第七章

第七章 端砚的文化底蕴

   

端砚由于有悠久的历史、绚丽丰富的石品和精湛的工艺,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沉积,形成了厚实的文化底蕴,凝聚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和灿烂的传统文化。

端砚自唐代问世后,由于它的实用功能和欣赏功能,在当时的文化人中已产生了较浓厚的端砚文化氛围。从唐代李贺歌颂砚工的“端州石工巧如神,踏天磨刀割紫云”,到中唐著名诗人刘禹锡的“端州石砚人间重,赠我应知正草玄”等著名诗人对端砚的赞美,当时就传颂大江南北。2004年9月,肇庆荣获“中国砚都”称号,为端砚走出广东,走遍全国,走向世界吹响了号角。


(一)端砚—文化的使者


端砚在为中华文化的发展立下不可磨灭的功绩的同时,人们围绕着端砚也讴出灿烂的颂歌。有见“砚”寄情的诗篇,有对产“砚”艰辛的感叹,有借“砚”抒发的情怀,有以“砚”咏志的豪言,有因“砚”而生的故事传说。刻于砚而得以传颂的砚铭,是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集历史、文学、书法、金石、欣赏、研究、收藏价值于一身。故历代文人学土乃至皇室达官贵人,都非常器重它。例如:


1、宋代大文豪苏轼的《端砚铭》:“千夫挽绠,百夫运斤,篝火下缒,以出斯珍。一嘘而泫,岁久愈新,谁其似之?我怀斯人。”(今译:千名工匠排列着提桶汲水,百名工匠挥动起锤子斧头。举着篝火系上绳子进入洞中,才能取出这稀世的珍品。真是令人叹息潸然泪下,岁月愈久而砚台愈新。有谁的品格能够与它相似?我实在怀念这样的贤人。)

2、宋代抗金名臣李纲的《端石砚》:“端溪出砚材,最贵下岩石。珍物乃卵生,孕此马肝色。世传鸲鹆眼,通透盖石脉。颇同阮步兵,见客作青白。我来岩中游,幽探偶有获。温然一片玉,秀润满尺宅。斫成蛟龙池,涩清宜笔墨。尝观管城翁,沐发散简策。嗟余好陶泓,收拾积圭璧。得此余可忘,一生着几屐?”(今译:端溪出产制作砚台的石材,最珍贵的就是下岩。这珍贵的物品在石卵中生成,孕育出了马肝一般的紫红色。世人都传扬它的鸲鹆眼花纹,透入并覆盖在砚石的脉络中。颇有些像西晋时的阮步兵,待客自有青眼白眼的区别。我来这出产砚石的岩穴游览,深入到砚坑偶然有所收获。得到温润如美玉的一片砚石,一尺见方的石材充满灵秀滋润之气。将它雕琢成蛟龙盘绕的墨池,涩清适中正好适合调笔磨墨。曾经观赏过名曰管城的毛笔,笔毫浸润墨汁在书简上挥写。我就是喜好这叫做陶泓的砚台啊,总爱收藏它们如同积存美玉。得到这方砚台后感到其余均可忘却,人的一生能够穿着几双木屐。)

3、宋代杰出将领岳飞的《端砚铭》:“持坚、守白、不磷、不缁。”(今译:保持坚贞、守住清白、虽经砥磨而不变薄、遭到污染而不变黑。)

4、明代具有“吴中四才子”之称的文征明,《绿玉砚铭》:“端溪之英石之精,寿斯文房宝坚贞。”(今译:端溪的奇葩是这石头结成的精华,象征着文房的久远和品行的坚贞。)

清代乾隆皇帝爱新觉罗·弘历的《题旧端石环螭风字砚》诗:“端石天然风字存,面螭亦泯刻雕痕。用之批诺犹深虑,草偃于斯岂易言。”(今译:天然的端砚雕刻成风字的形状,上面的螭龙也不显雕琢的痕迹。用它来批示允诺当要深深地思虑,风吹草伏的效果岂可轻易言之。)

5、当代名人沈钧儒,1949年,有友人赠送一方雕刻有一对鸳鸯在池中游泳的端砚,引起了他对亡妻的怀念,写下《鸳鸯砚》诗:“赠我鸳鸯砚,谛视为踟蹰。一鸟赴池急,一鸟伏在池。回头如欲语,形影已分离。分离难复合,戢冀长相思。缠绵玉臂句,凄清宝瑟辞。同命四十年,一旦隔尘土。此砚永保用,此情誓终古。”


(二)端砚—人格化的石头


马克思曾教导我们:“社会的进步,就是人类对美的追求的结晶。”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说:“人类本性中就有普遍的爱美的要求…”。在宇宙演变、人类进化复杂、漫长而曲折的历史进程中,人类不断在探索美、追求美、发现美、鉴赏美、创造美、表现美。人们赏砚,用美的原则、美的理念,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瓯别石品,以人品辨别石品,以石品陶冶人品。端砚在更深的意义上体现了人与自然、心灵与物的关系。

端砚有细润如玉、磨墨无声、贮水不耗、发墨不损毫、久用锋芒不退等优点。清代陈龄总结了端砚水岩的“八德”:“一曰历寒不冰,质之温也;二曰贮水不耗,质之润也;三曰研墨无泡,质之柔也;四曰发墨无声,质之嫩也;五曰停墨浮艳,质之细也;六曰护毫加秀,质之腻也;七曰起墨不滞,质之洁也;八曰经久不乏,质之美也。具此八德,质已迈常,信为古今之瑰宝,可遇而不可求者也。” 正因为端砚如此之美,文人形容:以手摩挲端砚,“温润如飞燕之肤、玉环之体”。端砚遂成为集“万千宠爱在一身”的砚中珍品,并被钦定为“贡品”。

一块砚石,从中可以读出艺术的灵感,可以读出历史的厚重,这就是端砚对人们产生的奇特效力。端砚是大自然馈赠给我们揣读不尽而又无法复制的艺术孤本;是大自然留给我们研读不完而又哲理深奥的无字天书。一块砚石人们可以用不同的水平、不同的视角去观察它、理解它、欣赏它和评说它。论人,讲人品;论石,讲石质;品质二字,一脉相通,石品拟人品。 我们要为世人、为子孙后代永久性地收藏和保护好这一宝贵的物质和精神文化财富,让这一艺术奇葩誉满华夏,传颂千秋。


(三)包公与端砚的传说


包拯在宋朝康定元年(公元1040年),从扬州府天长县调任岭南(广东)端州知郡事(官职)。包拯主政端州3年,政声斐然。他因地制宜,开创了珠江三角洲桑基鱼塘式农业之雏形;创建了端州第一个交通和邮政总站,创办了端州第一所公立学校;设立了一座庞大的储粮备荒的谷仓——丰济仓;还派人加固西江堤围,防止洪水灾害;又派人在城里挖了七口水井,让居民喝上干净的井水,不再因喝脏水生病;处治贪官污吏,为民除害,为端州百姓做了许多好事。这几件大事,是包拯为端州成为西江中下游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中心而作的贡献。

在端州流传最广的一个故事,就是包公“不持一砚归”。当时端州出产的砚十分珍贵,被作为献给皇帝的贡品,实行限额开采。过去端州的地方官都以“进贡”名义层层加码掠夺百姓,而包公离开端州时,却“不持一砚归”,千百年来一直被传为佳话,后来更衍变为一个美丽的传说。由于他因整顿吏治、惩治贪官、解除民困而被称为“包青天”,后世则敬称他为包公。传说,包公离任时,端州男女老幼都来码头送行。一些名流、士绅携物相赠,都被包公一一谢绝。官船在一片赞扬声中解缆沿西江而下,不久就到了羚羊峡。本来风和日丽,天色晴朗,但这时风云突变,乌云翻滚,浊浪排空。包公感到事有蹊跷,便命家人包兴把随行人员叫来查问。随从书僮忽然跪下:“大人,有一事我忘了禀告,离开端州之前,绅士徐乐天特地送给大人端砚一件,因小的认为是小事,没有启禀,私下替大人收了,现放在船上。”包公一听,当即命令书僮从速将砚取出,果然是方好砚,外包黄布袱,砚身雕龙刻凤。包公一拿端砚到手,旋即抛到了江里。说也奇怪,砚一落江,顿时风平浪静,云开日出。随后,就在端砚下沉的地方隆起了一片沙洲。包裹端砚的黄布,掉进水里,顺流而下,一片黄光,后来成为沙滩。这便是传说中的“砚洲”和“黄布沙”。 后人在砚洲修建了包公楼以纪念包公,又在端州的丽谯楼门口刻上“星岩朗曜光山海,砚渚清风播古今”的对联,颂扬包公的清廉,如今,这副对联还清晰可见。 “峡砚清风”已成为肇城八景之一。

 

【思考与讨论】

1、为什么说端砚蕴藏着深厚的文化?

2、面对着端砚,你又想起了什么?